腎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以形成尿液的方式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對人體的水鹽代謝和離子平衡起調節作用,參與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此外,腎還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腎素、前列腺素和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腎的結構復雜且精細。從腎的冠狀切面,可以看到腎實質分為位于表層的腎皮質和深層的腎髓質。腎皮質厚1-1.5cm,新鮮標本呈現紅褐色,富含血管,表面分布有許多紅色點狀細小顆粒,這是由腎小體與腎小管組成的。
腎髓質的顏色比較淡,約占腎實質厚度的2/3。在腎髓質中,可以看到15-20個呈圓錐形的腎錐體,其底朝皮質,尖向腎竇,表面光澤致密,有許多顏色較深的放射狀條紋。這些條紋是由腎直小管和血管平行排列形成的。每個腎錐體的頂部合并成腎乳頭,并突入腎小盞。腎乳頭的頂端有許多小孔,稱為乳頭孔,是尿液流入腎小盞的通道。
在腎竇內,2-3個腎小盞合成一個腎大盞,再由2-3個腎大盞匯合形成一個腎盂。腎盂離開腎門后向下彎行,約在第2腰椎上緣水平,逐漸變細并與輸尿管相移行。另外,成人的腎盂容積約為3-10mL,平均為7.5mL。
腎臟巨噬細胞是一群長期定居于腎臟內部的組織固有巨噬細胞,對維持腎臟功能穩態,抗感染和組織修復起到重要的作用。傳統認為,血液循環中的單核細胞是包括腎臟在內組織的巨噬細胞的主要來源,單核細胞可以遷移到組織內部并進一步分化成巨噬細胞。近年來,隨著遺傳譜系示蹤技術的進步,這一觀念受到質疑。目前研究認為,正常機體內大多數組織巨噬細胞來源于胚胎時期,出生后部分組織例如腸道中的巨噬細胞被骨髓來源的外周單核細胞代替,而在某些組織例如大腦和肝臟中,巨噬細胞通過自我更新來維持,不需要外周的貢獻。單核細胞對不同組織巨噬細胞的貢獻具有組織特異性,巨噬細胞的來源和更新是免疫學中重要的基礎問題之一。其中腎臟巨噬細胞的確切來源還不清楚,尤其是不同來源的腎臟巨噬細胞是否有表型和功能差異還未被闡明。
胚胎來源的細胞主要集中在腎臟髓質,而骨髓來源的集中在皮質。早期文獻比較了不同來源細胞的功能,發現胚胎來源的腎臟巨噬細胞具有更高的免疫復合物吞噬能力,并且可以分泌更多的炎性細胞因子例如TNF 和IL-6。同時,在急性腎損傷模型和腎炎模型中,胚胎來源的巨噬細胞表達更高水平的CD86和TNF,說明其具有更高的免疫反應能力。此外,胚胎來源的腎臟巨噬細胞具有更高的糖酵解能力和攝取葡萄糖的能力,這使它們在病理條件下,能更有效的通過糖酵解獲得足夠能量。腎髓質區域的巨噬細胞會伸出許多長長的偽足,穿越了上皮細胞胞體,嵌入管壁伸入到管腔,清除腎小管內顆粒物從而避免尿路堵塞。